JUJUMAO宽带宝藏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276|回复: 0

[转帖] 郑钦文半年赚1022万花1272万,教练费比奖金还高,冠军梦有多贵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10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 前言

       2025年上半年,网球奥运冠军郑钦文赛事奖金1022万。这钱,够普通人奋斗一辈子了。

       可谁能想到?账本翻到背面,她不光没赚着,还得自己往里贴250万才能付清教练工资。现实狠狠打了脸。

       顶级运动员咋就越赚越穷?职业体育真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?

       千万账本里的穷光蛋

       1022万进账,250万倒贴。

       别人眼里的千万富翁,账本上却是个穷光蛋。这账咋算都不对劲啊。

       郑钦文今年上半年的奖金数字确实吓人,14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22万。光听这个数,普通人得羡慕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。可真正算起账来,这钱就像夏天的冰淇淋,还没享受就化了一半。

       先说税收这一关。中国网协要抽走11%,这是规矩,没商量。接着是各国的税务局排队分钱,美国40%、法国也不低,基本上奖金的一半都得上交。1022万到手也就612万左右。

       可这612万够干啥?郑钦文的教练团队半年就要烧掉750万。教练、体能师、营养师、数据分析师,每个都不是白菜价。光教练费一项就够买辆劳斯莱斯,更别说全年无休的跟队服务。

       再算上全球飞行的开销。从澳网到法网,从温网到美网,这帮人像候鸟一样满世界迁徙。头等舱、五星酒店、专业训练场租赁费,每一笔都是钞票像流水一样哗哗往外淌。

       结果一算总账,郑钦文不仅没赚到钱,还得自掏腰包250万才能把窟窿补上。这哪里是赚钱,分明是在做慈善。

       郑钦文这事儿不是个例,整个网球圈都这德行。有钱的越花越多,没钱的直接出局。

       烧钱大户的真实开销

       咱们来算笔账。

       职业网球选手的开销结构,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烧钱机器。每个环节都在吃钱,而且胃口还不小。

       教练团队是最大头的支出。郑钦文现在的配置堪称豪华:主教练、体能教练、技术分析师、心理咨询师。这帮人的年薪加起来,够开一个中等规模的科技公司。特别是那些有名气的教练,要价更是天文数字。

       差旅费用同样惊人。职业网球是全球巡回赛,一年52周有40周在路上。这帮人像吉普赛人一样四处流浪,区别是住的是五星酒店。从墨尔本的豪华套房到巴黎的精品酒店,从伦敦的传统英式服务到纽约的摩天大楼景观房,每一站都是钱包的血泪史。

       装备和场地也不便宜。球拍、球鞋、训练服装,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,专业级别的价格能让普通人直接躺平。更别说租用专业训练场地,一小时的费用够普通人吃一周好的。

       说实话,这开销够开个小公司了。一个顶级网球选手的年度预算,能养活一支中型企业的全部员工。

       最要命的是,这些钱花出去了,成绩却不一定买得到。今年上半年郑钦文的战绩就很说明问题,投入这么多,连个八强都很少进。

       钱只是入场券,真正拼的是那股劲儿。但没有这张昂贵的入场券,连拼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      拿什么去赌明天

       温网前那个决定,郑钦文花大价钱请来了纳达尔的教练。

       托尼·罗伊格,这个名字在网球圈就是金字招牌。他陪着纳达尔拿了22个大满贯冠军,堪称现代网球史上最成功的师徒组合。请他出山,起步价就是300万人民币往上,实际费用肯定更高。

       明知道上半年颗粒无收,她还是咬咬牙掏了这笔钱。这就像在赌桌上已经输红了眼,却还要加注的赌徒。

       为啥?就为了那个还没到手的大满贯冠军。

       郑钦文已经有了奥运金牌,但在网球世界里,大满贯才是真正的王冠。温网、法网、美网、澳网,任何一个都比奥运会更有分量。她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考了清华却还想上哈佛的学霸,明明已经很成功了,但心里还有个更高的目标在那儿等着。

       去年温网首轮出局的阴霾还在,今年她决定孤注一掷。罗伊格的加入就是换挡提速,团队精简就是断舍离,目标只有一个:用钱买时间,用时间换冠军。

       这种投入在外人看来像是疯了,但对郑钦文来说却是理性选择。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年,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。

       有些坚持,外人看着像傻,当事人却觉得值。就像飞蛾扑火,明知道危险却还要奋不顾身。

       冠军到底能不能用钱买

       花了这么多钱,冠军就能买到手吗?

       郑钦文用2.2亿代言费养团队,可成绩说了算。钱能买到最好的教练,买不到那颗冠军的心。

      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,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。大部分运动员有了钱就想着开店投资,搞副业赚快钱。郑钦文不一样,她把所有收入都砸回了网球上,像一个偏执的完美主义者。

       职业体育确实是有钱人的游戏,但有钱只是基础条件,不是充分条件。德约科维奇、费德勒、纳达尔这些传奇,哪个不是砸了天价资源?但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,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人。

       更残酷的现实是,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。可能你花1000万培养一个选手,最终连职业排名前100都进不了。也可能有人天赋异禀,随便找个教练就能横扫四方。

       但郑钦文还是选择了这条路。她宁愿做一个倾尽全力的失败者,也不愿意做一个保留实力的成功者。这种选择在商业逻辑上可能不合理,但在精神层面却让人敬佩。

       真正的冠军,从来不是砸钱砸出来的。那需要的是信念,是在无数次失败后依然相信奇迹会发生的执着。钱只是工具,心才是发动机。

       结语

       每个时代都有人愿意为梦想买单。郑钦文算是把这事儿做到了极致。成功不成功另说,至少这股劲儿让人服气。

       职业体育就是这样残酷又迷人。它会榨干你的钱包,消耗你的青春,但也会给你一个站在世界之巅的可能性。郑钦文选择了后者,哪怕代价是每天烧掉4万块钱。

       换作是你,愿意拿全部身家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梦想吗?留言说说你的想法。(史纪文谭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jujumao

GMT+8, 2025-7-8 18:42 , Processed in 0.05305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01-2019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